这个问题是经常引发人们讨论的问题,呈现出支持与反对两方。支持的人认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饮茶对身体有益无害,持反对意见的人则一口咬定饮茶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身体不宜。
其实这个问题因人而异,有道是:“诸药为各病之药,茶为万病之药。”这说明茶对于身体是有益的,对于身体的作用利大于弊,在于饮用量与身体的差异区别。
人类学家艾伦·麦克法兰在《绿色黄金》里认为,茶叶创造了英国,并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。麦克法兰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,与茶叶有莫大关系。18世纪几个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即中国、英国和日本,同时也是茶文化最得到弘扬发展的地区。
他立论的主要依据是茶水消灭了细菌,这让中国的唐宋时期的人免于疾病困扰,还增加了营养,这让广大的人口得以持续创造财富。人口大爆炸与成活率被归纳为在沸水与茶结合的饮食层面,同样例子也可以解释日本14到17世纪的发展过程。日本能够免于年,年和年的霍乱,也与他们全民饮茶有关。
而英国全民饮茶时代,正是18和19世纪,刚好也是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,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保障,聚集居住,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的疾病,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,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,这都归结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。
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也支持这种说法,他在分析欧洲人口问题的时候说,正是因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,才使得欧洲人口死亡率下降。
如果赞同艾伦·麦克法兰的说法,那么乾隆时期刚好是中国人口增长很快的时期,从雍正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九年,人口增长了7.7倍,达到2亿人,而到道光十八年,已然是4亿人口的规模。茶叶让人口增长,而鸦片能让人口减少,这也是道光年间大清许多官员的论调。
在中国、日本、英国,因为一些母亲饮茶,所以小孩喝到的都是安全的母奶。喝热水的习惯,同样被布罗代尔所看重,加了茶叶的热水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。也因为喝茶的风尚,导致哪怕是喝白开水的人,也被视为其有饮茶的行为,这是文明史上了不起的事情。
当然,也有的孕妇因为身体负重的原因,导致饮茶后出现不良反应,则可能是饮用过量或者身体抗体过低的原因导致的。总体来说,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饮茶对于身体及母乳都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,是安全的,但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及需要酌量饮用。
科学饮茶:喝茶时要注意的8个禁忌
随季节变换着饮茶
刚开始接触茶的我们往往想把各种茶都试饮一遍,时间久了,固定喝的茶也不过两三种。可是,喝茶和吃饭一样,得讲究“营养搭配”、讲究“应季”才科学健康。“春花、夏绿、秋青、冬红”可不是随便胡说,这是因为:春天饮花茶能够散发冬天积蓄的寒邪,促进人体阳气生发;夏季饮绿茶、普洱生茶可消暑解毒、止渴清热;秋天饮温热适中的青茶能除体内余热,让机体更适应季节变化;冬天饮红茶、黑茶(如:熟普)能起到御寒保暖、养身健体的效果。
不饮过浓过烫的茶
人体的食管壁十分娇嫩,一般只能承受50℃—60℃,饮用过浓茶过烫的茶除了稀释胃液,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,轻者喝完闹肚子,重者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状外,还容易把口腔、咽喉部、食管的上皮细胞烫伤或成为癌变隐患。
睡前2小时最好不饮茶
优质的睡眠能消除疲劳、恢复体力、保护大脑、增强免疫力、促进长寿……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。因为睡眠不佳,会出现注意力涣散,长期睡眠不好则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思考等异常情况。饮茶会使人们精神兴奋,影响睡眠,所以,晚餐后不要长时间饮茶,睡前2小时就要结束饮茶。
不要超量饮茶
虽说茶中抗氧化、抗肿瘤的儿茶素,丰富的钾、钙、镁、锰等11种人体所需矿物质、维生素等内含物质能给人体带来诸多益处,可即便再怎么喜欢喝茶,一天最好也不要超过20克。因为饮茶过量会使得茶中生物碱在人体含量过高,刺激性过强,使大脑神经处于过于兴奋状态的同时还会增加心肾负担。
神经衰弱者慎饮茶
神经衰弱者如果随意饮茶,特别容易引发失眠,加重病情。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会兴奋神经,所以,尤其在下午和夜间,神经衰弱者不要沾茶。如果非要饮茶,就尽量选择在早晨饮一些淡淡的花草茶。
空腹时不宜饮茶
如果留心,你会发现空腹饮茶的时候,会有胃部不适、眼花、心烦、头痛、心悸等体感产生。这是因为空腹饮茶时会冲淡胃酸,抑制胃液分泌、妨碍消化吸收,引起身体不适,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“茶醉”,如果胃部脆弱,空腹饮茶还会诱发胃黏膜炎,给身体增加负担。
不用茶水服药
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,如:咖啡碱、鞣酸、儿茶素、多酚等。如果用茶水服用药物,一些物质可能会和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而使药物疗效降低、失效或产生不良反应。因此,我们不能用茶水服药。
孕妇不宜饮茶
浓茶中含带的咖啡碱浓度高达10%,即便是淡茶,也会增加孕妇心跳频率,加重肾负荷,另外茶中的咖啡碱引发的失眠还会造成产妇难产、茶中高浓度的鞣酸还会影响乳腺血液循环,抑制乳汁分泌,对胎儿健康不利。
关于关于茶叶养生与健康、保健功效、冲泡品饮等知识,请加南茗佳人茶艺师董玥个人(长按复制)交流学习。
本文原载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,部分图源于网络。推荐阅读
《茶叶百科知识:茶友习茶必备宝典,终生受益》